sy12god@gmail.com
添加时间:信贷需求指数同样显示信贷需求有所下滑。贷款需求指数是反映银行家对贷款总体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,由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全国约3000家银行机构开展调查得来,每季度更新一次,以50%作为信贷需求的分界线。目前,中国信贷需求指数为66.20%,环比大幅下降4.20%,制造业与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同样环比下滑,表明二季度信贷需求有所下滑。与之相对的,银行贷款审批指数二季度为51.50%,相比一季度上行51.40%,同样表明二季度银行贷款审批标准有所放宽。观察信贷需求指数和银行贷款审批指数的差,用以近似的地衡量企业信贷的“超额需求”,我们可以发现其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走势相关性很高。可以看到,在2019年一季度信贷需求高增后,二季度信贷需求有所滑落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利用同比增减消除季节性后,可以发现小型企业的信贷需求依旧高增;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贷款需求指数的相关性较强,同时二季度新增小微信贷在新增人民币信贷中的占比有大幅提升(二季度占比已经达到了31.6%),所以未来小微信贷可能是稳信贷的一大抓手。
“说《复联4》在创造票房历史,都有点太谦虚了”,《好莱坞报道者》如此表示。在美国,从观众到影院都对《复联4》的票房爆发早有准备,但仍“防不胜防”。本片提前20天开始网上预售后,电影票瞬间被影迷一抢而空,几大电影购票网站甚至短暂瘫痪。面对影迷空前热情,北美影院并未提高票价,该片与其他影片一样实行标准票价——普通场次18美元,IMAX场次25美元。但影院和电影公司不愿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,纷纷增加凌晨场、午夜场,甚至出现周末72小时连续营业的电影院,这在美国极其罕见。还有影院推出“59小时22部”的漫威电影马拉松放映套餐,3天放完。
从盘面上看,猪肉、大豆、半导体居板块涨幅榜前列,白酒、健康中国、高送转板块跌幅榜前列。相关报道:科创板“暖风”+靓丽业绩 券商股交易性机会逐步呈现【公司要闻】7、“不惧!哪怕烈火焚身!”民航网回应李亚玲,随即删除国航“监督员”事件继续发酵,昨日,民航网发布评论《安全人人有责 维权也需有度》,文中提出,“在国航此次事件中,牛女士的出发点是好的,这种维护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,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。但我们也不否认她言行不当的一面,尽管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是情有可原的。国航私下联系受到她影响的旅客,也是按照法律法规,出于保护隐私考虑。网络上各种谣言沸沸扬扬,甚至用最大的恶意来猜度个人、企业的言行,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反应过激?这是不是也在滥用公民权力?”
5.2 欧元区:外部压力加大,内部分化持续欧元区经济在2018年一季度见顶回落,年内复苏趋弱。欧元区经济在2018年表现不佳,主要受出口拖累所致。伴随着欧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刺激,欧元区CPI与核心CPI同比在10月再次升至近年来高位,其中10月CPI同比已突破2.0%,升至2.2%,11月初值虽有所回落,但仍处于2.0%的较高位置;同时,欧元区经济景气度却一路回落,其中制造业PMI已从年初接近60的水平降至11月的52以下,距离50的景气荣枯分界线也仅有一步之遥,滞胀风险有所加大。在欧元区经济类滞胀的背景下,2018年经济整体复苏趋弱。目前,欧元区经济复苏面临较大困境,类滞胀格局难以找到有效的政策举措,欧央行货币政策在顾虑中持续宽松,加息时点仍有较大变数。
未来改善信贷需求的重要抓手可能有两个,一是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扶持力度,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定向货币政策、行政指导以及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;二是采取降息政策,目前海外利率环境有所改善,中国政策利率空间有所扩大。信贷考核制度仍待完善监管层初衷在于增加中小企业信贷供给,加强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。此前银保监会发布《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》(银保监办发〔2019〕48号),从建立分类监管考核机制、放宽市场准入、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支持,完善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与小微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。在7月29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中,监管层提及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,继续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,注重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,改善信贷资源配置、信贷风险评估、信贷政策、激励考核、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和尽职免责等。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,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、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。综合来看,监管层一系列表态与政策倾斜始终围绕增加小微信贷供给,加快信贷投放给予实体经济资金支持。
实际上,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,其实也是特定区域率先发展与崛起、再带动其他区域实现协同发展的历史。然而,在珠三角、长三角陆续崛起之后,尽管中国政府也陆续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、重振东北、中部崛起、西部大开发的区域性概念,但这些区域的发展轨迹距离珠三角与长三角依然有不小的差距。在宏观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、增长效率持续低迷、国际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上升的大背景下,如何重新激活中国新一轮的区域一体化进程,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与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合,消除区域之间各种有形与无形的壁垒,锻造交易成本更低的全国大市场,这既是中国经济确保持续增长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,也是进一步焕发消费引擎获利、推动消费持续升级的重要举措。